勿相离

繁体版 简体版
勿相离 > 网游之错乱时空 > 第17章正式冲突

第17章正式冲突

,也不足为惧!”

接着话锋一转,沉声道:“姑且不论敌军是用障眼法迷惑我方,还是岳家军真的离开了,亦或是有其他不可预知的状况,我们就是不能自乱阵地,让敌军有可乘之机。之前个人与公瑾讨论过敌军的战力,已知道勇猛善战的岳家军人数约在十万上下,尚不包含未知的其他部队;唯个人认为以南宋的实力应不在曹魏之下,所以总兵力绝对在十万以上。”

李岩质疑道:“南宋同时两面作战,可动用兵力应该有限吧!”

庞统若有所悟地道:“看来邓将军的情报无误。虽然旗帜换了,却不表示岳家军已经离开或躲起来,而是南宋另一支主力部队也来了。”

严颜神情凝重地道:“果真如此,敌军总兵力当在二十万以上。”

由于敌军可能比预期的还多,使得营帐内的讨论更为热烈。

经过一柱香的讨论后,诸葛亮总结道:“大战随时会爆发,因此各位绝对不可掉以轻心,尤忌喝酒闹事;邓将军,速派身手矫健、机灵敏捷的探子深入敌营察看,密切注意敌军的动静,想办法弄清楚他们的虚实。”

接着肃容道:“这场战争,势必改变三国鼎足而立的态势,是成为群雄并起,亦或是一方独霸的局面殊难预料;所以,为了国家及每个人的未来着想,本人希望各位能够坚守自己的岗位,打赢这场史无前例的硬仗。”

与会者轰然应诺,陆续离去。

众人全都离开后,诸葛亮在帐内来回走着,心中想着赵云与黄忠两位虎将率领的奇兵,应该到指定地点鄱阳及余汗附近了,希望可以及时阻止岳家军南下。

战云密布。

从柴桑到豫章的湖面上,至少罗列五百艘以上不同类型的战船,对东吴水师而言,已是倾巢而出,全体动员了。

近五万名战士组成的东吴水师船队,分别由程普、蒋钦、韩当、吕蒙与黄盖五位猛将率领,其中前面两支船队负责巡弋长江与鄱阳湖之间的水域,另外三支船队则是负责鄱阳湖北边、豫章北部及湖东水域,构成一道固若金汤的水上长城。

经过反覆推敲后,周瑜认为岳家军沿着鄱阳湖南下的可能性偏高,为了确保豫章不失,于是大幅调动水师重新部署。

首先,周瑜将吕蒙领军的水师移防到豫章东北方,不仅可以与黄盖负责的水师遥相呼应,更可以威胁自湖东而来的敌军,稳固豫章的防卫实力;其次,韩当率领的水师移防到原先吕蒙的位置,可以就近支援豫章。

由七万名将士组成的主力部队,则分成两大部份,分别负责柴桑与豫章两地的守卫;在豫章方面,由吴王孙权亲自领军,佐以鲁肃、诸葛谨、张昭等谋士,及陆逊、周泰、朱治、徐盛、丁奉等将领;而在柴桑部份,则由都督周瑜全权负责,麾下有太史慈、甘宁、潘璋、吕范等猛将。

东吴与蜀汉两国,为了抵抗南宋的“侵略”,可说是唇齿相依;纵使双方主帅并非天天见面会商,然在情报蒐集部份则是配合的天衣无缝,只要有异常的讯息,一定会立即通知对方,或是召集相关会议。

由于南宋军队攻下皖口后,大军云集在彭泽、寻阳两地已有一个月之久,除了一般性的军队调动外,并未发动任何攻势,几可用按兵不动予以形容;因此,蜀汉与东吴两国联军的重要将领,鲜少共聚研判军情。

诸葛亮与庞统两人在邓芝率领三百名战士保护下,搭乘三艘战船朝着长江北岸前进,想要亲自观察敌情。

对于南宋大军按兵不动的行为,庞统实在百思不得其解,疑惑问道:“孔明,对方是还没有准备好,亦或是根本不想打,只是装模作样而已?”

诸葛亮看着飞溅四起的浪花,有感而发地答道:“常言道,无风不起浪;在下有个预感,不管南宋统帅是谁,至少读过史书,当知道三国的状况;也就是说,没有明显利害冲突时,应该不会轻启战端才对。”

庞统摇头回应道:“风平浪静,应该只是暂时现象而已,根本不可能持久不变;况且,东吴已失去大片江山,对方早已开启战端了!”

诸葛亮没有反驳庞统的论点,只是意有所指地道:“自从天象生出异变后,天下已非我们熟识的天下,亦非唐朝或南宋认识的天下,而是所有人全然不清楚的混乱天下;然而,战争及动乱于焉产生,不但没有人觉得奇怪,反而视为理所当然,这不是很吊诡的现象吗?”

庞统闻言神情微变,约略可以猜想出诸葛亮的话意;由于他不敢确定后者实际的想法,因而没有发言表示意见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