勿相离

繁体版 简体版
勿相离 > 网游之错乱时空 > 第8章逐鹿中原

第8章逐鹿中原

方的秦岭,心中已有盘算。

北风呼啸而过,落叶漫天飘散。

唐太宗李世民在李靖、魏徵、房玄龄、侯君集、殷开山等文武将官陪同下,登上潼关附近的高岗,西望平畴荡荡、千里无际的关中沃原。

本是仪表不凡、容貌轩昂的大唐天子李世民,身着戎装更是显得英气逼人,威风凛凛,确有睥睨天下、舍我其谁的皇者气概。

听完殷开山的报告后,唐太宗淡然问道:“众卿看法如何?”

素有天策府首席谋士雅称的左仆射房玄龄,率先回应道:“回禀皇上,自从发生时空异变后,除了关中、太原一带仍在朝廷的绝对控制下外,含东都洛阳在内的中原各道的大小城镇,大都与曹魏的版图相互重迭,使得我朝面临严重的威胁。因此,微臣认为收复东都洛阳是当务之急,不仅可以压制曹魏的扩张,且能够让身陷曹魏境内的地方官吏感受到皇上的决心,才会誓死坚守城池,而不会见异思迁改投效曹操,将可收一举双得之效。”

由于唐太宗没有表示任何看法,于是兵部尚书李靖接续道:“微臣认同房大人的看法,东都洛阳愈早收复对我方愈有利;不过,在收复洛阳之前,微臣认为有两件事要先进行,才不至于顾此失彼,自乱阵脚。”

唐太宗闻言虎目绽放出精芒,肃容道:“药师,朕愿闻其详!”

李靖欣然报告道:“冬季即将来临,实不利于军事行动,而懋功正屯军于伊阙与孟津之间,当可有效阻止魏军西进,所以我们应暂缓进攻洛阳;相对的,秦岭南麓冬季来得迟,我方应可趁机集结大军,肃清汉中境内的曹魏孤军,不仅可以免除两面作战之苦,还能够在明年春会师东都,此其一。”

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,让唐太宗颇为认同,点头道:“很好,继续!”

李靖续道:“与蜀汉结盟,此其二。”

除了唐太宗神情不变外,所有人闻言皆感到讶异。

尚书右丞魏徵肃然道:“李大人,蜀汉是三国中实力最差者,纵使有诸葛孔明献策,亦只能偏安巴蜀一隅,何惧之有。”

一向与李靖意见相左的侯君集,则是意有所指地道:“魏大人说得好!区区蜀汉何足挂齿,根本不值一哂。”

左仆射房玄龄则是认同李靖的看法,摇头道:“侯将军,此言差矣!以蜀汉与萧铣、沉法兴之辈相比,前者的实力至少胜过后两者数倍以上,甚至于窦建德、李密或是刘黑闼三者加起来亦不如也,侯将军以为然否!”

由于房玄龄举例得宜,令侯君集为之语塞。

然而,对于蜀汉强或弱的认知,仍然引起文武将官的激辩;尤其是在和蜀汉结盟一事,持反对意见者仍不在少数。

乐于察纳雅言的唐太宗看到爱将、贤卿各抒己见,不仅不觉得厌烦,反而微笑道:“各位卿家的意见都有可取之处,令朕一时之间难以抉择;与蜀汉结盟一事事关重大,明天早朝再议吧!”

在亲兵簇拥下,唐太宗李世民起驾回宫。

潼关城楼上,有数名大臣正在聚会,共商要事。

李靖、长孙顺德、李孝恭、房玄龄与杜如晦五人正在讨论两个月来的讯息,均对局势的演变感到忧心忡忡。

当李靖述说着自己与关云长交手状况时,格外引起众人的瞩目。

长孙顺德兴致勃勃地问道:“药师兄,假若关云长真的这麽厉害,则蜀汉的实力岂非不容小觑。”

李孝恭若有所悟地道:“原来如此!难怪李大人会在皇上面前,极力主张我方与蜀汉结盟,的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言。”

李靖洒然道:“三国的史实大家都很清楚,也明白曹魏实力最强,却不见得可以深切体会出他们真正的能力;然在个人与关云长交手后,则是感受良深,觉得名将终究是名将,史书应无妄言,所以对我朝的统一大业极其不利;基于此,个人当然不愿意见到,我方同时与蜀汉及曹魏敌对的现象。”

房玄龄竖起大拇指道:“李大人深谋远虑,确是国家之福。”

李靖闻言失笑道:“房大人过誉了!”

一直沉默不语的杜如晦调侃道:“李大人的功绩有目共睹,毋庸房大人锦上添花;我们言归正传吧!与蜀汉结盟非同小可,可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,更会影响未来的发展,其中的利弊得失殊难衡量,恐怕皇上无法圣裁。”

长孙顺德闻言讶然,疑惑问道:“杜大人的讲法,令在下不解;既然是利大于弊的话,何以皇上会无法圣裁?”

李孝恭对唐太宗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