勿相离

繁体版 简体版
勿相离 > 屠龙后记 > 第八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8

第八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8

张士行远远跟在他的身后,只见他进入左首一座大屋,四处张望一番,然后便关上门,不一会儿屋里灯光熄灭。

张士行蹑手蹑脚来到屋角,捅开窗户纸,查看里面动静,只见里面黑乎乎的摆了一个个人形东西,不知是个什么所在。

他轻轻推开窗户,悄声跃入,走到那些东西跟前,一个个仔细查看,不禁哑然失笑,原来这是一间佛堂,摆得是十八罗汉塑像。但奇怪的是那个刚才进来的中年人却不见了踪影,难不成这里面藏了什么暗道机关?

张士行再一个个仔细查看那些塑像,发现其中的一尊伏虎罗汉塑像两脚油光锃亮,似乎经常被人握持,便抓住这两足使劲一转,只听得轰隆隆声响,塑像下面的神台露出了一个入口,张士行弯腰入内,里面是一个一人高的隧道,隔了十几步便有一个灯台,点着油灯。

隧道甚长,七扭八拐,似乎不见尽头不知走了多久,两旁的石壁渗出水珠,墙缝间长满青苔。再向前行,一道厚重的石门挡住去路,张士行推了一下,那门纹丝不动,他再向左右一瞧,发现墙上灯台有些歪斜,仿佛被人动过,便伸手将那灯台向左一拨,石门吱呀呀打开了一条缝隙,张士行再用力一推,石门半开,他闪身入内,一道石阶通往下面,他拾级而下,快到底时,耳边传来叮叮当当打铁之声,熊熊火光映入眼帘,只见下面是一个好大的地穴,里面有数十名工匠赤着上身,抡圆了手臂,正在打造兵器。

火光映照下,一个年轻人手持长刀,正在查看锋刃,一个中年人正在躬身向他禀报着什么情况,旁边站立一名太监,他们听到脚步声响,都回过头来,张士行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年轻人正是他苦苦缉拿的高阳郡王朱高煦,那个中年人就是刚刚进来之人,那名太监正是马三保。

三人一见张士行,脸色大变,朱高煦将手中钢刀用力一甩,那刀直奔张士行胸口扎来,张士行腾身一跃,避开这雷霆一击,急忙拔步向上跑去,那名中年人飞身赶来,张士行知道自己寡不敌众,拼命向外冲去,一溜烟似得逃出隧道,冲出佛堂。

后面中年人紧追不舍,三步两步追到身后,忽得一掌拍出,张士行感到脑后风生,头也不回,反手一掌,双掌相对,觉得自己手臂酸麻,蹬蹬蹬向前急跑了几步,才立定身形。转身一看,见那中年人也是后退几步,才站住脚跟,看来二人功力相若,斗了个旗鼓相当。

张士行摆了个懒扎衣的起手式,此招看高管下,横行直进,诸势可变,据敌来犯之势,有躲闪进击之妙。

对面的中年人咦了一声,也做了个懒扎衣的起手式,门户严谨,法度老道,似乎招式更为纯熟。

张士行大吃一惊,难道对面竟是同门,他腾身而上,使出内家拳之“惊”字决,啪啪啪劈面连出六拳,快如闪电,令人目眩神迷。对方竟然不慌不忙,使出“紧”字决,左右格挡,连退六步,看似左支右拙,其实始终与张士行保持一身之隔,不远不近,以待随时反击。

张士行后面的 “径”“劲”“切”三招便使不出来。他不敢恋战,急于回到北平都司报讯,便趁对方后退之际,转身又跑。这座寺院之中实在隐藏了太多秘密,自己今夜若不设法脱身,必命丧于此。那个中年人似乎站在原地,没有追来。

奔跑之中,眼前又出现了一道高墙,张士行也不管墙后是龙潭虎穴,还是人间天堂,纵身上墙,忽然身后传来一声断喝:“下去。”

随着话音一阵劲风袭体,张士行站在墙头,避无可避,只得深吸一口气,护住心肺,硬接了这一招,砰的一声,敌人一掌正中他的后心,他只觉得后背剧痛,胸中气血翻涌,嗓子眼发甜,一口鲜血喷出,脚下一软,头朝下,一个倒栽葱从墙上摔了下来,把他摔得是鼻青眼肿,七荤八素。

原来此处竟然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长街,远处一个打更人慢慢走来,连敲了三下梆子,口中喊道:“小心火烛,平安无事。”

张士行挣扎着抬起手臂,叫道:“救我。”说完这句话,便昏死过去。

建文元年七月六日,天气晴好,燕王御承运殿,宣告病愈,接受群臣朝贺,丹墀之上鼓乐齐鸣,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。

北平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内,左参议李友直对布政使张昺禀告道:“燕王府来人通报说燕王病愈,我们布政使司是不是要派人前去祝贺一下?”

张昺皱了皱眉头道:“燕王病了两个多月,总不见好,怎么忽然一朝病愈?”

李友直想了想道:“大约是燕王见了世子归来后,心情大好,便霍然而愈了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